在管理过程中,很多学者的数学理论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回答问题。
1.“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涵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 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一现象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不必在意局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读边漫画《有的时候,“不折不挠”,其实是一个错误》。漫画启示我们
A.要发扬艰苦奋斗、不折不挠的精神
B.要善于发现问题
C.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D.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
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是我国文学上的奇葩,蕴涵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回答问题。
1.苏轼在《琴诗》中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对于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联系的描述揭示的道理是
A.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D.联系是客观的,有时又具有主观性
2.下列对谚语或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是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③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难成 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东汉思想家王充说:“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孙子兵法》云:“投入亡地而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而战,大破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这两个事实说明
A.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C.实践比认识更正确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位哲学家说,生存是一种伟大的革命,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而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说
A.经过奋斗,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