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这就是被称为“世界水利科技文化鼻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该水利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蜀地自古旱涝不保,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发现只有打通玉垒山才可从根本上解决旱涝灾害,这是治理水患的关键。于是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山口──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工程
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为保证水流充沛,李冰父子率众在江心建成一个狭长的小岛──鱼嘴岛,把江流分为内外两江。在鱼嘴岛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兼具泻洪排沙功效,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故取名“飞沙堰”。
材料二 都江堰科学利用特殊的地形、水脉,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互相制约、协调运行,形成完整的生态水系。以不破坏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高度协和统一。 历经2260多年,古堰的工程布局没有改变,“深淘滩、低做堰”、“因势利导、因水制宜”、“遇弯截流、逢正抽心”等中华水文化思想及治水方略更臻完善。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1)结合材料说明李冰治水的唯物论思想。(6分)
(2)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都江堰的修建过程是怎样做到统筹兼顾的。(8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水磨镇是汶川县南部的一个小镇,震前高耗能、高污染的工厂有六十多家,原本山清水秀的山谷终日被烟尘所笼罩。5·12大地震后,广东省佛山市开始对口援建。水磨镇将以怎样的形象重新在世人面前出现?
佛山援建者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研究和设计,他们想做的是对水磨镇脱胎换骨式的重建。他们在灾后重建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特征作为重建的新标杆,遵循以人为本、修复生态、教育支撑、尊重历史、彰显民族特色和整体打造等原则,携手水磨镇人民发扬追求卓越的执著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奋战600多个昼夜,克服余震、飞石、泥石流等种种危险和缺水、缺电、交通阻塞等种种困难,整体移交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产业合理并具备了从农村到城市跨越雏形的重生后的水磨镇。
千年古镇展新颜,西羌名城迎宾客。2010年4月,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授予水磨镇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评语是:水磨重建奇迹,为世界贡献了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创新经验。
水磨古镇的重生是如何贯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10分)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飞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我国民族分布和历史特点,1952年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开始全面推行。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民族自治进入法制轨道。1997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定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建国60年来,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少了4000万,部分少数民族已经实现整体脱贫。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307元增加到13170元。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哲学依据。(8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8分)
读右图,“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
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是许多美国富人信奉的一句名言。十年来,美国富豪的慈善捐赠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比尔盖茨一人就捐赠466亿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捐出了85%以上的个人资产。这启示我们
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②物质贡献不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内容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