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有作为,才能化解危机;有作为,才能利用机遇”。山东省把加大创新力度作为应对危机的根本出路,用创新的精神培植新的发展优势,区域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海信“信芯”等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带动了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着力加强对资金使用和项目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防止新增投资用于“两高”(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仅2008年上半年,就分别淘汰钢铁产能5.28万吨、水泥产能700万吨,关停小火电138万千瓦,各项减排节能指标持续保持下降态势;鼓励企业在立足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从“出口危机”中寻找拓展市场的新渠道,利用金融危机收购一些好的国外品牌和企业,切实实施“走出去”战略;全省各地财政支出结构发生重大转移,
积极向农村倾斜,加大反哺农村的力度,扭转财政资金“管城不管乡”的局面;实施“技能扶贫”,统筹城乡就业,将农民工住房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应对风云突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山东省坚持的指导方针是什么?该方针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0分)
(2)谈谈山东省是如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10分)
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 )
A.使人们不再关心经济的速度指标 |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 |
C.加快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
D.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 |
2008年中国与非洲进出口贸易首次迈上千亿美元的新台阶,达到1 068.4美元。2009年前三季度中,我国对非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75亿美元,同比增长78.6%,中国对非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78.4亿美元,同比增长41.2%。下列关于中非贸易增长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增长 |
B.中非贸易增长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
C.中非贸易发展中,我国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 |
D.发展中非贸易符合中非双方利益 |
国家决定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其中1.8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建设,这体现了 ( )
A.国企利润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B.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
C.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D.财政支出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
紧随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方案制定之后,我国又一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有望在2010年启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进行银行股份制改革。银行股份制改革有利于
A.发挥公司制企业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
B.增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
C.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D.充分发挥其经济全球化载体的作用 |
药品定价,不仅关系到药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合理的价格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是因为价格合理 ( )
A.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
B.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C.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
D.能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