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
C.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能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③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④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横看成岭侧成蜂,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人们永远不可能认识事物的真相 D.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制约
C.现象和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D.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我们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承担与我国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和实际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辩证法角度看,这要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
C.一分为二的观点 |
D.抓重点抓关键的道理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辩证否定的观点 |
B.对立统一观点 |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
D.实践观点 |
材料一: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
|
煤碳 |
原油 |
电力 |
天然气 |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
60% |
10% |
—— |
5% |
2008年短缺 |
8000 万吨 |
1.6亿吨 (进口) |
200万 千瓦时 |
8——10 亿立方米 |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耗量占世界总消耗的比例
注:我国每年创造的GDP占世界总量的4%,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
材料三: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健全节能环保各项政策,按照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狠抓落实。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和现实说明如何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