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国末期的哲学家公孙龙说:马是指马的形状,白则是指马的颜色,颜色当然不能说等同于形状,所以白马也就不能等同于马了。如果一个人要买马,当然买什么马都行,而如果一个人要买白马,那就不是任何马都行,必须是白色的马了,由此可见,白马非马也。“白马非马”论:
①是合理的,因为它认识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②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抹杀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③是合理的,因为它认识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
④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否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这句名言成为西方哲学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命题,这一命题却成了哲学画卷中“画蛇添足”的败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赫拉克利特这句名言成为西方哲学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因为它正确揭示了
①世界的本质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 ③物质存在的状态 ④物质的唯一特性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③
2.克拉底鲁的命题,之所以成了哲学画卷中“画蛇添足”的败笔,是因为这一命题
A.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B.承认了绝对运动
C.否认了绝对运动 D.否认了相对静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B.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尽管当前人类尚无对地震、泥石流以及极端天气等灾害作出精准预测的能力,但却认识到由于自身生产、生活导致的环境恶化,将极大威胁未来生存和发展空间,甚至成为引发灾害的诱因,且生态一旦遭到破坏便需更多的补偿与时日方能修复,甚至不可逆转。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联系具有普遍性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
2.“人类尚无对地震、泥石流以及极端天气等灾害作出精准预测的能力”表明
A.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意识不能正确反映自然
C.人类的认识有待深化和发展 D.自然界是客观的
2010年8月,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中新社发表文章指出:愿世人哀之更要鉴之,常怀敬畏自然之心,以免后人复哀后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常怀敬畏自然之心”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破坏自然界是要受惩罚的 B.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界是不可知的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 愿世人哀之更要鉴之,以免后人复哀后人。”主要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因果联系 C.对立统一 D.量变与质变
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项主张。
谈谈材料蕴涵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道理。(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