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2分)
材料一:有专家称:“19世纪是发展经济的世纪,20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1世纪是文化建设新时代的世纪。”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已成为衡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钟灵毓秀的江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目前江苏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领跑全国的状况还很不相称。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建设“法治江苏”、“平安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把“文化江苏”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江苏的重大战略任务。省委省政府要求,在“文化江苏”的建设中要防止主观决策和经验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促进“文化江苏”和和谐江苏的建设。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建设“文化江苏”应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3分)
材料一: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材料二:2009年下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来推动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落实年度节能目标。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分到21:30分,人们以熄灯一小时的低碳行动表明对节能环保的响应,提高了民众对节能的认识。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回答下列各题。
1.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A.“语不惊人死不休” 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
C.出奇制胜 D.写出好文章
2.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
A.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 B.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
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 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决定作用 B.意识的反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促进作用 D.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2.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漫画《吃一堑,长一智》中,主人公
A.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C.看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意识产生的必备条件有 ①人脑 ②客观存在 ③社会实践 ④客观实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