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近二...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上述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12分)

 

(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的。(3分)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了发展的观点。(3分)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和问题,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分)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艇,调整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3分)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一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也取得重大成就,也是西部各族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西部经济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族人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利益所在。

结合材料三,用联系观点分析说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0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某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高、技改资金少、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负担重等原因,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度陷入困境。为了生存和发展,该企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材料二、该企业从国外引进一批关键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再将技术输出,使对外出售技术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开发出硅钢片等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双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重新夺回市场;调整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技人员在员工中的比重,下岗分流富余人员9千余人。

材料三、2010年度,该企业盈利14亿元,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飞跃,率先走出了一条由弱到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企业的变化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2分)

 

查看答案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决策。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10分)

 

 

 

查看答案

“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

1.上述材料中的人民群众是                                              

       ①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②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一切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我们应当追求的世界观境界和人生观境界分别是实现____­­的统一及____的统一。

A.书本与实际、个人与他人     B.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

C.实践与认识、个人与集体     D.物质与意识、个人与群众

 

查看答案

2010年4月14日,一场强烈的大地震降临在玉树,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大灾大难,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应对,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身于抗震救灾之中,把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从哲学上看,玉树抗震救灾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是因为

A.全靠党和政府指挥得当,领导有力      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D.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