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为了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我国对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的...

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为了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我国对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的绿色产品、清洁产品征收较低的消费税,对消耗高的消费品征收较高的消费税。这样做

①能够调节消费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必然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③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3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参观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时强调: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节能减排和开发新能源工作尤其不能放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发新能源

①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②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      ④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08年12月18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指出,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同时,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国家发改委同时发出通知,自2008年12月19日零时起降低成品油价格。从经济学角度看,这说明

①国家在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②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市场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08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4219.62亿元,同比增长18.8%。回答5—6题。

1.在我国,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 

A.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  

B.增加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纳税负担

C.增强“纳税人”的意识            

D.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打击各种偷税漏税行为

2.我国的税收是新型的社会主义税收。其“新”是指     

A.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B.成为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C.主要用于国家经济建设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查看答案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据此回答3—4题。

1.我国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两大政策的变化是由于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 

②两大政策的变化是由于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 

③两种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社会总供求不平衡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④表明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 

A.②③             B.①③             C. ③④            D.①④

2.对4万亿元巨额投资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属于财政支出,能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②能增强我国经济抗击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有效刺激国内需求,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国家可以通过它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④国家可以通过它了解和掌握经济运行的态势,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对财政相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①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分配关系

②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③预算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反映政府活动方向,制约和监督政府活动

④合理使用财政支出,有利于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