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广东省“节能减排”情况
项目 |
2008年完成数量 |
比2007年下降 |
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 |
113.59万吨 |
5.58% |
59.4%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96.36万吨 |
5.28% |
81.5% |
注1:根据环保部公布的考核结果显示,2008年广东每万元GDP消耗0.715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9%,全国第二低。
材料二:消费方式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您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英国22%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由食品产生的,“欧盟”17%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肉类和奶制品。
材料三:2009年8月9日在广州举行的亚洲能源论坛上,广东省政府负责人表示:广东是世界上能源消费量最大的省份,又是能源匮乏的地区,是未来亚洲地区新能源产业潜力最大的地区。广东下一步将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进一步提高我省清洁能源利用比重。目前,在建风电总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到2020年全省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400万千瓦。
阅读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你觉得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可有哪些作为?(10分)
(3)用价值观分析广东省在“节能减排”问题认识的正确性。(6分)
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这说明
A.正确的价值判断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为了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要求,要把领导干部接访的重点定位在“事要解决”上,努力在“案结事了”上狠下功夫。这一要求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B.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D.重视量的积累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经过数轮的谈判终于建成,它将进一步改善经贸关系,消除贸易壁垒。从哲学上看,这符合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促进发展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外因有时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的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认识具有条件性
C.认识具有无限性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