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山东省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年份 2003 2004 200...

材料一 山东省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比重

50以上

49.6

41.4

40.6

40.2

注:2003—2007年山东农村居民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1/3,

材料二:2003—2007年山东省居民消费率情况(%)

年份

2003

20047

2005

2006

2007

消费率

54

54.3

53.7

51.8

49

注: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据世界银行数据,1990年以来,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世界平均在77%—79%,2007年山东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37%,全国是39.2%。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问题。(4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10分)

材料三: 2009年中央政府出台的扶持“三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政策措施1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其中,用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的财政资金将达到1330亿元。        

政策措施2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

政策措施3

在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着手实施农民60岁以后即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的政策。    

(3)请结合材料三说明政府是如何行使职能解决农民消费问题(9分)

(1)材料一,2003年至2007年,山东省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说明山东省分配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分)材料二,近五年米,山东省消费率逐步下降,与世界多数国家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山东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比较低。说明山东省居民收入偏低,消费意愿不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2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比收入(2分)。 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要提高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扩大即期消费。(2分)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要提高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心,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居民收入;国家要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2分) ④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2分) ⑤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鼓励适度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2分) (3)①政府通过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即通过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手段增加农业投入,提高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消费能力。(3分) ②政府通过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增加对困难家庭学生的生活补助,可以减少农民的教育支出,促进农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3分) ③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了农民收入,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支出,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消费时后顾之忧。(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6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走访小王家后整理的记录

年份

全年家庭收入(元)

全年家庭支出(元)

工资收入

其他收入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956年

50元

0

40元

10元

1978年

500元

0

300元

200元

2008年

50000元

20000元

20000元

50000元

   注:其他收入主要是指购买股票、个体劳动者经营收入等。

(1)通过小王一家经济状况的变化,你能发现哪些经济信息?(6分)

材料二 2003—2008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年份

财政收入

同比增长

2003年

21691亿元

14.7%

2004年

26396.47亿元

21.6%

2005年

31649.29亿元

19.9%

2006年

39373.2亿元

24.4%

2007年

51304亿元

32.4%

   

材料三 2003—2007中国政府致力于改善民生

 

全国财政

用于教育支出累计

2.43万亿

用于医疗卫生支出累计

6294亿元

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累计

1.95万亿

  (2)阅读上述两则材料,说明材料2和材料3之间的内在联系。(5分)

材料四:大家在探讨建国六十周年伟大成就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导中国人走上了康庄大道。60年间,中国犯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但更多的是体验了收复港澳的快慰,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载人飞船升天的壮举,奥运会的圆满成功……60年辉煌成就有力地证明,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社会的旧貌换新颜,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缔造了一个新时代。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下个60年会越来越美好!

  (3)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观点?(8分)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程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程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这反映了

A.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查看答案

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

C.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查看答案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了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A.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B.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C.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D.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查看答案

出于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需求,上海市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提出从“旧城改造”走到“旧城更新”的发展思路,强调尊重旧城区的现状,对旧区内的现状区别对待,保留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价值的文化层,让“旧城更新”不仅能解决居住问题,更通过保护城市遗产,改善居民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社区生活。上海市的这一措施说明:

A.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

D.必须承袭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