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是
A.水往低处流 |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C.候鸟迁徙 |
D.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从根本上说,决定这种客观性的是
A.自然界的客观性 |
B.社会生产力的客观性 |
C.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性 |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尽管哲学的派别五花八门,从共同点看,哲学都是
①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科学的世界观
③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④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结合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32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4年我国新增大学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340 |
408 |
495 |
559 |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800~1000万个,但是每年大约有大专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
材料二 对3000名2008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
沿海发达地方 |
中部城市 |
西部和北部城市 |
74.8% |
25.2% |
2% |
|
首选单位 |
传统的白领 |
传统的蓝领 |
新兴 |
71% |
27% |
2% |
材料三 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就业问题,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为了扩大就业,某市政府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一是在总结原有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新一轮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二是既考虑政策的力度,又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三是既重视解决阶段性和局部性的突出问题,制定应急性措施,又考虑长期性和全局性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存在哪些问题?(5分)运用国家职能理论说明政府应该怎样解决材料一、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8分)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该市政府扩大就业的具体做法的哲学依据。(9分)
(20分)材料一 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和丰富经验: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这些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8分)
(2) 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2分)
2009年1月7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
见。这和近几年来兴起的立法听证会和价格听证制度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假如让你概括
说明这一变化,你认为最合适的应是( )
A.公民行使立法权 |
B.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增多 |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
D.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