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媒体不断有有关“国学启蒙班”、“少儿读经热”的报道,让人感到“复兴传统文化”热浪袭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A.这种行为不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
B.这是重视传统文化的表现 |
C.这是一种复古主义,在今天不值得提倡 |
D.这是对社会文化道德水准下降的回应 |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包含着尊老、敬老、养老等思想,同时“孝”强调“父为子纲”,要求绝对服从“一家之长”、“一族之长”的权威。据此回答第9~11题。
9.从孝道文化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传统文化良莠不齐②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而不是包袱③传统文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④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是积极的而对今天来说已失去生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0.有人说,今天我们说“孝”,既要认同“孝”的道德价值,又不能“愚孝”。这就要( )
①否认传统,薄古厚今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④剔除传统,立足现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今天,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从文化的角度说是因为( )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使人类社会得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 )
A.传统习俗 |
B.传统建筑 |
C.传统文艺 |
D.传统思想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 )
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
D.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描写春节的诗。据此回答第5~6题。
5.诗中所描写的过春节的习俗至今比较普遍保存的有( )
A.放鞭炮、贴春联 B.喝屠苏酒 C.开门迎财神 D.挂桃符避邪
6.一千多年前形成的习俗能够延续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说明了( )
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④许多传统习俗得到了本民族的广泛认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是( )
A.昆曲 |
B.水墨画 |
C.四合院 |
D.哥特式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