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气层中存在多种温室气体。瑞典科学家1896年发现, 由于存在“温室效应”,地球才能保持较高的温度,创造出适宜生命存活的环境。但科学家此后经多次观察发现,如果温室气体增加,地球温度会因温室效应而不断上升,造成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9年2月初发表的报告中确认,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所致。在这里,“很可能”表示可能性至少在90%以上。全球变暖有两大特征:一是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二是地球的极端气候事件如飓风、暴雨、大旱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破坏力加剧。该委员会提醒各国政府应及时制定对策,要加强信息交流,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1)联系材料一,说明人类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过程中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4分)
材料二 气候变化是我们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与各方的合作与对话,应对气候变化的已经成为中国外交当前重要的任务。中国政府认为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政府确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与此同时,中国加大了同欧盟、非洲、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外交和合作力度。
(2)联系材料二,说明中国政府应如何开展气候外交。(12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 2008-2009年我国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
年 份 |
消 费 |
投 资 |
净出口 |
2008 |
45.7 |
45.1 |
9.2 |
2009 |
52.5 |
92.3 |
-44.8 |
(注:发达国家最终消费对GDP的年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为60%。)
表二 三次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率(单位:%)
年 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GDP |
2007年 |
3.3 |
54.2 |
42.5 |
100 |
2008年 |
6.5 |
50.6 |
42.9 |
100 |
(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都远远高于第二产业,一般达到70%以上)
表三 2006年我国的GDP和资源消耗
我国单位GDP能耗为发达国家的倍数 |
2006年我国资源消耗 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 |
2006年我国GDP占 世界生产总值比重 |
||||
美国 |
德国 |
日本 |
钢材 |
水泥 |
煤 |
约4% |
3倍 |
5倍 |
6倍 |
23% |
40% |
32% |
(1)指出材料一中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14分)
材料二 在经济危机时期,文化通常会逆势发展,成为文化和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空前火爆,票房收入超过62亿元,比2008年增长42%;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0%;网络游戏市场规模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以创新、创意、低耗、低碳为特点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09年我国文化和文化产业逆势而动,一路高歌,既为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独特贡献,更为我国人民带来了应对危机的信心、希望与动力。
(2)联系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对我国从容应对危机实现经济率先回升向好所起的作用。(12分)
下列观点与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危机,即危险和机遇伴生。危机既有危害深重的一面,也有良机潜伏的另一面。我们应该学会转“危”为“机”,这是因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
①相互贯通 ②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③相互斗争、相互依赖 ④相互分离、相互吸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郑板桥写过这样一句话:“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是一种
①主动创造性的活动 ②主观随意性的活动
③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④辩证否定的过程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
B.客观规律性 |
C.主体能动性 |
D.直接现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