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据此回答31-32题:
1.“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 ①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②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③蕴涵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④说明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010年2月27日,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谈读书心得时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可以直接推动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文化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月27日晚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个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当晚8点半开始渐次“接力”熄灯一个小时,以此警示世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关爱地球家园。回答28-29题:
1.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应该关爱地球家园,每个人的小小举动可以对最终结果有巨大的影响。这一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价值观对人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2.“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儿借来的。”从哲学上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B.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重视量变,积极促成质变 D.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美国纽约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新年的方式,人们直接把信件、成绩单、银行账单,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卡片上,投入时代广场上的一台巨大粉碎机里粉碎,从而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年。该做法
①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反映
③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承认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截至2010年3月17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旱灾发生后,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对五省区市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据此回答25-26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
②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③抗旱救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
④国家机关以对人民负责为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2.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体现了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B.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C.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 D.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右图的漫面告诉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①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②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要坚持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