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杂技《天鹅湖》、电视剧《士兵突击》、《人间正道是沧桑》等。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新颖、具有时代感,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辨题: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艺工作者,文化创新来自于文艺工作者的灵感。(10分)
2010年2月24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某校开了一节课: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安全公益课《开学第一课》,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
B.文化在时代发展中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
C.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儒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在《劝学》中写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主要表明
A.人的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C.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
D.有了人类社会才有了文化 |
近日,广东湛江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村民修建“雷人坊”主题雕塑公园,把网络上的“雷人”搬到现实生活中。“范跑跑”、“芙蓉姐姐”、“周老虎”等网络热点人物的雕塑将出现在公园内。这表明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 |
下列各项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经济理论 ②政治制度 ③哲学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材料二: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
(3)中华民族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试从其文化根源上给予归纳。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8分)
材料三: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的成因。(6分)
材料四: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6分)
材料五 去年秋季至今,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减产已成定局,科学抗旱减轻灾害损失,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为扎实推进抗旱保春耕工作,农业部加强动员部署、工作督导和专家指导,从全局的高度认识今年“三农”工作和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政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麻痹,不懈怠,坚决打好这场抗旱救灾的硬仗。四川省政府组织万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示范、推广行动,切实抓紧抓好农村机电提灌设施的修复改造工作;云南省有关部门开出了一长串的任务单:水源不足的地区水改旱田,烟后套种秋马铃薯和秋蔬菜等,做好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的调运、调剂、管理和检查。目前各级部门正组织群众积极投入抗旱工作中。
(6)运用有关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怎样确保抗旱工作取得有效成果?(10分)
材料六:我国云南省共有少数民族25个,其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15个民族为云南省所特有,是全国特有民族最多的省区。2009年7月25日至28日胡锦涛到云南昆明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就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工作、党的建设进行调研时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
(7)为什么说“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