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材料二: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以“为老百姓说话”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百姓们普遍关心的房价、医改、就业、教育公平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材料三:2010年3月14日,《选举法》修正案获全国人大通过。“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选举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同票同权”,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

(1)简要说明如何才能监督各级政府的权力?(6分)

(2)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应当怎样“为老百姓说话”?(8分)

(3)怎样认识《选举法》的修订(同票同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6分)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2分)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1分)要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体系;(1分)实施“阳光工程”,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2分) (2)为什么:人民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2分)他们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因此,人民代表应当“为老百姓说话”。(2分) 怎么做:①认真履行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2分)②正确行使职权。提出议案及向政府等机关提出质询,反映民意。(2分) (3)选举法修订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的。(1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分)选举法的修订有利于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落到实处。(2分)国家运用法律来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珍惜和行使好这一权利。(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杭州市政府率先在国内明确提出打造低碳城市,指明了杭州城市发展的方向。杭州市政府将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低碳理念;强化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监管,推动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节能管理水平,着力抓好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减少对河道等的污染;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低碳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到202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50%左右。

材料二:随着气候的变化,“低碳生活”成为值得期待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全球生态500佳的浙江奉化滕头村,村委会挨家挨户对村民进行节能教育,统一安装高峰节流电表,教会农民循环使用水、购买节能电器等一些小技巧。每季度还给村民发放可降解的环保垃圾袋,引导垃圾分装。通过村民会议决定投资8100多万元启动新农村环保节能工程。同时,村里采取一票否决制,因环保不合格已经否掉了23个工业项目。全村约定“三先”、“三不”,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不合格的村民,则会被劝导和公示。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杭州市政府履行了什么职能?(6分)

(2)说明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的道理。(8分)

 

查看答案

2010年4月30日,世博会将在上海开幕。某网友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为保障世博会的顺利举行,对不法分子,要营造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态势。如抓到小偷,政府应奖励一千元”。

(1)上述材料中,公民是通过什么方式参与民主决策的?(2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8分)

(2)请依据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该网友的建议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2010年3月4日,温州市“转机关作风、优投资环境”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当地媒体向社会公布57名公务员上班看股票网站玩游戏受处理的结果。这有利于政府

A.精简机构,科学管理

B.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C.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社会的管理

D.加强廉政建设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审计力度。审计署决定从2006年11月份起将清查中央各部门的下属单位,检查内容包括下属单位与中央部门本级之间的财务关系等。在我国,审计部门的监督属于  

A.司法机关的监督

B.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C.人民政协的监督

D.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查看答案

现实生活中,某些公职人员热衷于追求个人的“社会影响”和“出镜率”,搞一些劳民伤财、徒有虚名的“形象工程”。这些所谓的“形象工程”

①会增加政府财政的开支

②违背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会助长某些公职人员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④违背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