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09年的国庆大阅兵“当惊世界殊”!其间蕴含着撼人的 “阅兵精神”。什么是“阅...

2009年的国庆大阅兵“当惊世界殊”!其间蕴含着撼人的 “阅兵精神”。什么是“阅兵精神”?它是国庆阅兵中表现出来的 “零误差”精神。国旗护卫兵那169步,正好是1840年到2009年的169年,步步精确!8000名官兵组成的13个徒步方队正中阅兵中线米秒不差!机型不一的空中机队通过天安门上空米秒不差……是团结一致精神。几十万参与阅兵者团结一致、齐歌共舞、手拉手、心连心。56个民族人民穿着不同服饰出现在阅兵场合, 56个民族56朵花,各族人民手举五颜六色的鲜花,与天安门广场56根民族柱交相辉映,更显壮观……是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精神。无人驾驶飞机、先进的武器装备、航天科技成果等等,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60年来艰苦创业的辉煌成就和自主创新精神。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精神。我们从天安门古老建筑群的壮观场地,从胡锦涛主席穿中山装、坐红旗车、官兵大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从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方阵,到科学发展观方阵,都有所体现……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2009年的国庆大阅兵活动和“阅兵精神”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4分)

(2) 如今,我们总结弘扬“阅兵精神”是有现实意义的。请分析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9分)

 

(1)全答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得2分,每错一点,减0.5分。结合材料恰当分析得2分。 (2)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②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④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⑤有利于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⑥我们要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5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0年11月12日是广州亚运会开幕日。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标志设计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

文化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9分)

 

查看答案

2009年12月30日上午10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两岸春节包机的相关事宜。大致上是这样的:航点方面,增加太原、长春、南宁、烟台4个航点作为两岸客运定期航班航点,从2010年春节期间开始执飞。至此,大陆通航台湾的城市将达到31个。台湾海峡隔开了两岸同胞,然而,“每逢佳节倍思亲”,浓浓的思乡情结,却使得台湾海峡又成为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两岸政府都会极力为同胞相聚,回乡祭祖等人们提供包机服务。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上述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分)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4分)

(3)请简要说明传统文化对当代人们生活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非洲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在规模、形式和数量上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正是中非在新世纪合作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扩大相互借鉴的文化交流。加强人文对话,增进双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中非合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非文化交流的认识。(8分)   

 

查看答案

010年3月28日—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河北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地,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宣传文化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进行调研。李长春强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

爱国主义之所以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这是因为,爱国主义

A.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D.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