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数,是用来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的。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这说明( )
A.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正确的价值判断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2010年3月27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得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响应。据此回答32-33题
1.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美国《外交》杂志曾发文指出:“伴随着中国飞速的经济发展,被称作‘软实力’的文化、外交等迅速提升,中国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世界许多角落”。由此可见,软硬之道在乎相互倚重,这体现了矛盾的
A.普遍性 B.特殊性 C.同一性 D.斗争性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穿上竖条衣服时,给人收缩感,显得稍廋;穿上横条衣服时,给人扩张感,显得稍胖。不同纹路的衣饰产生不同视觉效果表明
A.感性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B.感性认识是易变的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① 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 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 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 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