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19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回答6—7题。
6. 温家宝指出,近十年来,党和政府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方面做了几件大事,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他们称之为“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如今又增添了“养老不犯愁”。“养老不犯愁”是指( )
A.全面取消农业税 B.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C.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D.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千百年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今,党和政府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就是为老百姓办的实事,正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材料主要蕴涵的哲理是( )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④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国以民为本”,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是发展的目的之一。回答3—5题。
3.过去的一年,房地产市场一边是“地王”、“楼王”频现,一边是全国保障房建设资金到位率不足25%;一边是有人“三代积蓄也买不起一套房子”,一边是全国住房空置率超过15%面,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空置率更是超过45%……面对畸形的楼市,国家应( )
①实行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控制房价上涨
②遏制投机性购房,加大对哄抬房价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查处
③积极得承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综合运用经济、发行和行政手段,消除市场的缺陷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④③
4.《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本地区房地产市场情况,认真落实差别化的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抓紧清理和纠正地方出台的越权减免税以及其他与中央调控要求不相符合的规定。这体现了辩证法唯物论的( )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③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
5.昔日唐代大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让无数人感慨万千。今天要实现“居者有其屋”这一目标,就需要政府( )
①坚持以人为本,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④坚持群众路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为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国务院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等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需要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
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
④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09年7月,河南省新密市28岁的年轻工人张海超 “开胸验肺”,用事实向企业证明自己是因恶劣的工作环境造成的尘肺病。要杜绝“开胸验肺”此类事件的不断发生,就需要政府 ( )
①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处
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树立起政府的权威
③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企业的微观干预
④切实履行职能,保护劳动者安全卫生权利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2)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
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只,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体现的政府活动原则,以及履行管理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家庭购买和使用节能灯的主要因素。如果企业要生产节能灯,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3)实施节能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每个人牢固树立节能理念。请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