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用贷款方式购买了价格25万元的商品房。首付现金5万元,然后再10年内分期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4万元。在这里,25万元、5万元、4万元分别体现了货币的如下职能
A.贮藏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生活中许多广告词包含着丰富的道理。“药材好,药才好”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A.商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
B.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使用价值来表现
C.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2分)表一: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对比
年份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A) |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B) |
城乡人均收入比 (A/B) |
1978 |
343.4 |
133.6 |
2.57 |
1995 |
4283.0 |
1577.7 |
2.71 |
2000 |
6280.0 |
2253.4 |
2.79 |
2008 |
15781.0 |
4761.0 |
3.31 |
2009 |
17175.0 |
5153.0 |
3.33 |
表二: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单位:元)
|
前五名 |
后五名 |
||||||||
城镇 |
北京 |
上海 |
浙江 |
广东 |
天津 |
海南 |
西藏 |
甘肃 |
青海 |
新疆 |
26738 |
26675 |
24611 |
21574 |
21430 |
13751 |
13544 |
13025 |
12692 |
12120 |
|
农村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浙江 |
江苏 |
西藏 |
陕西 |
云南 |
甘肃 |
青海 |
11986 |
11385 |
10675 |
10008 |
8004 |
3532 |
3500 |
3369 |
3355 |
3346 |
材料一: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不断探索、深化和完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和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确保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解决表一、表二中出现的问题?(10分)
(3)结合材料一,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7分)
(4)结合材料二,运用民族的相关知识说明做好民族地区扶持工作的意义。(11分)
(20分)材料一,2009年10月31日上午,“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北京去世。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下面是钱学森的个人语录: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材料二,钱学森去世后,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震撼了所有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深思。安徽某市11位市民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领导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从钱学森的一生经历和他的个人语录中,我们可以感悟到:钱老身上洋溢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具体内涵(2分)?谈谈你对这种内涵的认识(8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安徽某市11位市民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领导发出公开信的行为属于公民通过哪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2分)?我国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8分)
2010年1月11日,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将2009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谷超豪和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两人各获得奖金500万元。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主要反映的哲理是
A.价值观对人们行为有促进作用 |
B.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C.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
D.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
奥数培训本是针对少数有数学天赋、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但是现在不少地方很多小学生都在学,有的地方奥数成绩甚至成了小学升初中的参考标准。学校、家长不顾学生实际,掀起“疯狂奥数”培训热潮,这种做法
①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统一 ②违背事物发展规律
③没有抓住重点 ④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