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
A.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总量 |
B.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C.发展第三产业 |
D.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 |
纵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其中具有关键性的一步就是( )
A.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201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203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205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的标志是 ( )
A.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 |
B.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
C.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十时毫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对这一论断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
B.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很运用价值规律 |
C.认为对企业仍然用强制性计划来指导 |
D.认为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在于 ( )
A.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
B.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性手段配置经济资源 |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
(28分)
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些论述: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劳动并不是它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摘自《资本论》第1卷第65页、57页、207页、208页。
结合以上论述分析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