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国2009年M产品的总量是1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5元。2010年生产M产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且该国2010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20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央行实际发行纸币80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M商品的价格是 ( )
A.5元 B.2.5元 C.6元 D.4元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闭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中国建设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评价。
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中国建设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材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材料一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我国,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夸,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技术已逐渐成为发展热点,低破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二 近期西方舆论“捧杀”中国的势头甚嚣尘上,片面夸大中国的卖力和影响,额频抛出“中国责任论”——“能源消费责任…‘碳排放责任”……旨在促使中国按照西方意图进行政策调整,要求中国承担曼多的国际责任,从而通制中国的发展。对此,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中国是一十负责任国家的理念。但是,中国责任捷不是一种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所谓责任。我们的责任明确而清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
材料三 安徽省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出台了低碳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该纲要要求,到2015年我省将初步形成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自然碳汇等关键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体系,初步建立合芜蚌滁四太低碳技术基地,低碳产业比重逐步提升,建设6个省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合肥市根据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电网等低碳技术和产业化应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启动“低碳产业新引擎”的意义。(4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是如何坚持自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相统一的。(6分)
(3)试分析安徽省制定低碳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辩证唯物论依据。(6分)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走进中央垒会”是当代中国社会一个突出的政治现象。十七届五中奎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要解决我国文化领域积累的深层矛盾。中共中央洞察世界经济发展太势,全面规剐文化产业格局}大力发展文化公益事业,积极推进文化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与各民主党派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建议,并提交十一届人太讨论,使之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此举充分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新理念。
材料二 “文化皖军”铿锵前行,在改革中精心打造安徽文化的新名片。我省文化工作者紧紧抓住中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深刻反映安徽崛起的时代重任;他们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坚持思想性与观赏性相统一,推出了以沈浩先进事迹为题材的系列作品,既弘扬主旋律,又深受群众喜爱}他们深入发掘徽文化的丰厚底蕴,以重大历史题材、革命题材和现实题材为创作重点;他们大力推进文艺观念与体裁、风格与手段的不断更新,一档以“说当地人、道当地事、唱当地曲”为主的“江淮情”大型节目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安徽的“心连心”。
(1)结合材料一,说明此次文化体制改革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新理念。(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文化皖军”是如何打造安徽文化新名片的。(8分)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情况
注:在进出口总额中,出口7051亿美元.增长35.2%
材料二
注:CPl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l即生产者物价指数。
材料三 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t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度时采取l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8分)
(3)试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6分)
近来,南亚一种叫NDM一1的“超级细菌”引发了人们的 恐慌,它能造成浓疮和毒疱,让人的肌肉逐渐坏死。其实这种细菌的“父母”——病原体本来也很“低级”,只是由于抗生素类药品的滥用,使其基因发生抗药性变种,从而导致抗生素药物的普遍失效。这种变化表明事物的矛盾具有
A.同一性 B.斗争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漫画“商机”中的人们
A抓住了事物发展的机遇
B.利用了事物发展的条件
C.背离了事物发展的根据
D.忽视了事物质变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