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经济现象,与图中由Ql点到Q2点运动描述一致的是
A.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后,各地食盐需求暴涨( )
B.受通胀预期的影响,黄金白银价格创出新高
C.国家决定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产量增加
D.“瘦肉精”事件后即使某品牌火腿肠销售价格一低再低,但其销量依然锐减
2009年甲国某企业向乙国出口M商品,假设单位M商品价格为10单位乙国货币。2010年甲国生产M商品的社会生产率提高了60%,且甲国对乙国货币升值20%,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2010年M商品的价格是 单位乙国货币。
A.3.2 B.3.6 C.7.2 D.7.5
(60分)作为中国重要边陲的西南地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给当地人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12日至20日,四川省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期间共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75处(其中滑坡30处,崩塌6处,泥石流39处),绵竹市的清平乡、映秀县和都江堰龙池镇受灾尤为严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川蜀自古多名士,汶川就是传说中的大禹的故里。但在汶川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诸多沉积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许多名胜古迹伤痕累累......截止2010年5月19日,四川省1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5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另有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伤。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建国后对文物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天灾。”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除了修复文物建筑,国家文物局将会“有目的地保存一些地震后的古迹遗址”。
材料三云南2010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预计全省春季作物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灾区人们在积极组织自救,打井寻找水源,用新的科学栽种方式育苗,以便气候条件具备时随时移栽等。
(1)运用认识论知识,谈谈如何看待农业生产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0分)
(2)百年大旱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影响,也有民生问题;抗旱救灾,不仅仅是国家政府所为,企业和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所作为。请分析上述观点体现的经济道理(10分)
(32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由农业国逐渐向工业国转变,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大幅度增加,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不高和环境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制约因素。对此,2009年上半年,我国按照市场导向、污染者付费和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针对不同种类能源矿产资源,抓紧研究不同计税方法改革方案,尽早实施能源税。一方面要加快制定节能型财税政策,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尽快提高重要资源型产品资源税税率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标准,促进资源消费的理性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开发新材料,寻找替代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购买资源性产品进行消费的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11分)
(2)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9分)
(3)有专家指出,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必须加快推进党内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请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12分)
2010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各级政府部门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恪尽职守,多一些便民举措,多一些贴心措施。从政治常识角度看,这是 ( )
①由我国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②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③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决定的 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材料一 2010 年 l 月 18 日至 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30 年来中央先后召开 5 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来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发展特色农牡业,抓好一些重点大型工矿企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三产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西藏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赋予西藏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推进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房和通信等设施建设;完善和落实各项增收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各族群众特别是农牧民收入;建立和健全杜会保降制度.配套了惠及各族人民的大量特珠优惠政策.如农牧民子女上学、农牧民养老保险等。在丈化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公共文化机构运行保障机制,推进基本丈化设施建设,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材料二 在中央大力推动西藏经济发展的同时,西藏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人口与资源的矛质也日益凸显。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的西藏,自然资源虽极其丰富,但生态环晚极易破坏且难以恢复。
西藏作为传统的农牧业社会,本就存在着人口与土地、草场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储备的西藏,吸引了大批资金涌入进行勘探开发;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促使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树立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对西藏显得尤为重要。
(1)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中央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
(2)结合材料二中西藏的事例,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变化,并从认识论角度就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