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6分)材料一 材料二: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

16分)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2010年的“两会”上,“低碳立法”已经成为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此普遍关心。常委会通过作出专门决议、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修改相关法律、开展国际合作等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目前我国的低碳之路面临怎样的形势。(4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就解决两图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措施。(6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谈谈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任选一个角度)(6分)

 

⑴①我国人均占有资源较少,能源结构不合理。②我国CO2排放量很高,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每点2分,共4分) ⑵①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引导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③作为消费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消费观,自觉落实节能行动。(每点2分,共6分) (3)答案一:①人大代表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应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支持低碳经济发展。③就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每点2分,共6分) 答案二:①政协委员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应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积极提交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③就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每点2分,共6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0年9月2日,互联网迎来了41岁生日。41年来互联网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统计,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有人称,从信息发布的角度看,中国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也就是每一个国民都可能成为信息发布者,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即时传播自己看到的、遇到的社会信息。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公民和政府部门应如何面对“全媒体时代”。(12分

 

查看答案

2010年7月2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12个部门发出通知,指出政府部门要及时掌握骨干企业的经营情况,建立动态监测报告制度,要求骨干企业定期(按旬或按月)报送相关产品购销、加工、库存数量和价格等情况,为政府实施调控提供依据。这一要求表明政府在                                          (    )

A.进行社会管理                                    B.加强公共服务                          

C.加强市场监管                                     D.维护经济秩序

 

查看答案

2010年4月8日,中国与哥斯达黎加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促进经济发展要求而在两国间播下的“春天的种子”。相反,与发达国家签订的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却被他们塞进许多不公正条款,所谓的自由贸易却不断地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说明                                                            (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②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④并非所有真理都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0年4月6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举行,胡锦涛进一步强调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在于(    )

A.实践是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和归宿

B.学习科学发展观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实践活动

C.科学发展观决定了中国社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

D.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有利于实现社会科学发展

 

查看答案

2010年7月2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鼓励东部地区纺织产业优化升级,并将制造的部分环节转移至中西部以降低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事实上,因用工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    )

A.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规律

C.企业可以摆脱经济规律的制约,做到未雨绸缪

D.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事物的成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