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陶瓷企业撇开建陶行业一味模仿欧美设计的惯常做法,大胆创新,将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中,把中国文化元素导入产品,一举打开了国外市场。这表明
A 传承中国文化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基础
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C 对外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
D 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优于欧美设计的产品
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圆满闭幕,但仍是不少中学生热议的话题。请你就他们谈论的话题,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话题一
在世博会的184天中,“中国文化元素”活动区全景展现了中国的文化基因。其中,大舞台展示各省份大型经典剧目片段,小舞台展示地方传统表演,传习区则请来一些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现场教授来宾有趣、易学的技艺。
(1)运用“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知识,请你回答上海世博会展现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何意义?(2分)
在上海世博园随处可见风格各异的各国雕塑,堪称一曲多元文化的交响乐。
(2)你怎样认识各国特色文化共处上海世博会的盛况?(4分)
话题三
世博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一些中国人的不良行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插队、装扮残疾人抢占绿色通道等等。在尴尬愤怒之余,同学们讨论如何提升国人文明素养。下面是他们提出的部分建议:政府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合理的法规、制度;在宣传教育上不能“老套路”,要想出新点子,给民众耳目一新之感;居民自身也要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请分析上述建议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4分)
因“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我国从2011年3月14日开始出现抢盐苗头。东部沿海的绍兴、上海,成为此次我国抢盐风潮的始发地。之后,随着网络信息的扩展传播,顿时流“盐”蜚语频传,数天之内抢盐风潮席卷我国大江南北。通过此次抢盐风潮,大家都知道中国并不缺盐。
据商务部的数据,我国盐的产能达到8000多万吨,食盐一年销量只有800多万吨,目前全国食盐储备非常充足,盐业公司一般都会有3个月的库存量,食盐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卫生部也强调,碘盐有利于防辐射并不科学,而且提醒大家碘盐食用过量有害身体健康,会引发一些身体疾病。政府警告民众不要扰乱社会秩序,理性购买食盐。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抢盐风潮的不合理性。(12分)
中美两国元首于2011年1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谈举世瞩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回顾历史,中美两国关系犹如风浪中前行的航船。21世纪以来,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中国和美国,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国只有求同存异,尊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尊重彼此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核心利益、尊重彼此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立场
,才能保证双边关系长期健康稳定。
发展中美关系应放眼未来。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唯有互利共赢的关系才是国与国之间“可持续”的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如何促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12分)
英国《卫报》于2011年3月6日在其网站刊登一项研究成果。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吉尔伯特近日宣布,成功研发出一种‘万能’流感疫苗,适用于预防所有已知流感病毒感染。” 然而,在针对流感病毒的有效免疫反应中,除了T细胞免疫,中和性抗体对阻止病毒感染更加重要,它可以中和病毒,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这种只针对内部蛋白的疫苗,不能诱导中和性抗体产生。因此,此文作者也提出,新疫苗的效果仍然有待考证。
应该说,这项研究的确在通用流感疫苗领域做出了出色且重要的工作,但由于目前的科学条件和流感病毒的变异,如果就此说“万能”流感疫苗已经研制成功,为时尚早。吉尔伯特团队下一步将对通用流感疫苗展开多轮大范围临床试验,每轮最少需要数千名志愿者进行比对接种试验,而后由药物监管部门分析疫苗安全性,预计至少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获准投产。但随着这一研究成果的出现,人们有信心相信终有一天会攻克流感这一医学难题。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道理的?(14分)
某县地处山区,县政府为增加全县财政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决定把发展烟叶生产作为一个突破口,决定在全县种植2万亩白肋烟,并把种植任务分到各乡镇。
甲乡地处二高山,适宜种烟,农民也愿意种烟,但县里为了照顾各乡镇,也只分配了平均的种植任务,这个乡镇的领导,根据农民的要求,适当增加了烟叶的种植面积,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乙乡地处低山的平地,土地中含水量很高,不适宜种植烟叶,但这个乡的领导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种烟任务,强行规定农民必须种烟,有的农民不愿种烟,在水改旱的地里悄悄种上了玉米,当乡干部检查发现后,硬将玉米苗拔掉,命令农民重新种上烟苗,由于种烟时令已过,加之土地含水太多,烟苗长不高,产量很低。造成农民既无粮吃,又无经济收入的局面,农民怨声载道。
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甲、乙两乡的做法。(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