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伴随着“民生”二字成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不断出台,惠及亿万民众,诠释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丰富内涵。政府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根本原因是:
A.解决民生问题始终是执政党的中心任务 B.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生问题
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民生问题是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 “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3分】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13分】
材料一 有专家称,“19世纪是发展经济的世纪,20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1世纪是文化建设新时代的世纪。”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已成为衡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钟灵毓秀的江苏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目前江苏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领跑全国的状况还很不相称。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建设“法治江苏”、“平安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把“文化江苏”建设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设“文化江苏”应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2分】
我国古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观点在现在仍具有积极意义。回答下列各题。
1.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这一思想启示我们:
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
B.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 |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本质区别 |
D.只能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过分强调“人定胜天”,造成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根据这种现状,我国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过程表明:
A.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
D.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
科学家发现“磁场感应超导现象”,打破了以住的认识,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和加深;④客观存在决定人的意识;
A.②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