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辛弃疾《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据此回...

辛弃疾《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据此回答问题。

1.“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A 2.B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颇具竞争力的现代城市。这说明

A、人们的实践总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的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有了意识指导的实践就能取得成功

 

查看答案

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 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

A、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C、提出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理论 D、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查看答案

王夫之指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在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上,下列说法中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查看答案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养老困境

同学们了解到,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养老院费用相对较高,多数老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但大多数子女因忙于工作使老人的不到妥善照顾,所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养老事业,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伤处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企业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养老服务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6分)

材料二:破解养老难题

在一个养老示范社区,同学们发现,以身躯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既能满足老人在家颐养天年的要求,又能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社区服务状况:政府兴建的社区医院近在咫尺,统一培训的养老服务人员技能熟练,服务周到:“老年活动之家”里图书室、微机房等文化设施齐全;进驻社区服务中心的企业提供优质价廉的家政、理发等多种服务项目……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打理推广改示范社区养老模式的意义。(6分)

材料三:弘扬敬老美德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江苏省正在实行“快乐万年精神关爱行动。”同学们认为,我们不仅自己要做敬老爱老的文明使者,还应号召更多的人践行敬老美德,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助老的氛围。

(3)试为电视台设计一条激励人们走进社区、践行敬老爱老美德的公益广告语,并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各选一原理说明广告语的设计依据。(6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只有道德行为,才能给生命以美得尊严。——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