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调查中国农村》一书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历时近10年,调查覆盖全国200多个县市、3 300多个村庄、9 000多个农户,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上述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C、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有消息表明,2009~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工程二期”,目前我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这告诉我们
①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You and Me,From one world,We are family、Travel dream,A thousand miles,Meeting in Beijing、Come together、Put your hand in mine、You and Me,From one world,We are family、”《You and Me》这首歌词,主要揭示了
A、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B、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C、不同事物存在着不同的矛盾 D、不同人的世界观是不同的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构图上注重近、中、远景的处理,留有大片空白,形成生动又不乏严谨的结构,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简约利落。这告诉我们
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B、实现创作主体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
C、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否定是实现艺术创新的关键因素
D、恰当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实现艺术的整体优化
江西省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全省各地区因地制宜形成了“秸秆还田—肥土兴粮—粮丰林茂”“秸秆养畜—过腹增值—畜粪还田—土壤改良”及“秸秆粉碎沤沼—沼渣肥田—反哺作物”等不同的“田埂上的循环经济”链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实践具有客观性,人们不可以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认识是实践的基础,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萱花一无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这表明书本上的观点
①有待于实践检验其真理性 ②也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③是不可盲目相信的 ④是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