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这表明 (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真理在实践中总是要不断地被否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而这距第一名试管婴儿出生至今已有32年的时间了,全世界迄今也已降生大约400万名试管婴儿。在时隔这么久之后才为其颁奖,这说明 (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真理需要实践检验
C.实践具有历史性 D. 人的认识决定实践
漫画启示我们 ( )
①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事事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④实践是认识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④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据此回答问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2010年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国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从唯物论角度看,《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反映了( )
①意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②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④意识活动的形式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
会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因为( )
A. 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 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D. 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B.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据此回答问题。
1.写景状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否则就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说明 ( )
A.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C.正确认识事物离不开对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分析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
2.“山、雨、月、松、泉、石”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山间景物巧妙结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这告诉我们 (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决定了走曲折的路
C.事物内部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D.把不同事物简单组合,就能获得最大的整体功能
3.《山居秋暝》中作者以“竹喧”.“莲动”衬“空山”之静,勾画出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这一创作技巧蕴涵的哲理是 ( )
A.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B.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C.任何两个具体的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