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文化是国家振兴和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据此回答问题。
1.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其原因在于( )
①文化力量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所在 ②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④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就要( )
A.拒绝外来文化,维护文化安全
B.树立品牌意识,保护好本民族文化
C.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D.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块状经济”是我们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如:杭州装备制造、乐清电器、温州皮鞋、宁波服装、、、、、、。块状经济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浙江省块状经济起源于农村家庭工业。改革开放初,浙江农村中的能工巧匠抓住短缺经济发展的机遇,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一批自发成长型的块状经济。 通过多年来的发展演变,一批块状经济逐渐演变成为区域产业集群。回答问题
1.浙江的能工巧匠在创业过程中,以“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 培育了一批块状经济,占领着浙江经济的“半壁江山”。这表明能工巧匠的四千精神( )
①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是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其大小的标准
③决定着浙江块状经济发展方向 ④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 ,浙江民营企业更新了“四千精神”,即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四千精神”的创新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A.辩证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要研究新情况确立新观念
C.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D.“扬弃”的实质是全盘抛弃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到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回答问题
1.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和理论总结。在抗击“非典”和防控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中医学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表明( )
①中医药学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②哲学为中医药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中医药学渗透着许多哲学道理,如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望”就是看病人的相术;“闻”就是听病人的声音;“问”就是问病人的感受;“切”就是诊断病人的脉搏。中医“四诊合一”的思维过程体现了( )
A.整体和局部的辩证统一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重点论和两点论的辩证统一 D.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战国策·齐策一》记载:齐国大臣邹忌形体容貌光彩美丽,但与城北的徐公相比,略逊一筹。当他知道他的妻、妾、客因各自的私心而蒙蔽他,说他比徐公美后,就上朝拜见齐威王,说:“如今齐国的官吏百姓没有谁不怀私心而有求于您的,因此,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很深啦!”齐威王听了就下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到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可得到中等奖赏;在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缺点,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之后,齐国的群臣百姓纷纷进谏,国家也因此日益强盛。据此回答问题。
1.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层面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
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充分行使质询权 ②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
③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自觉接受问责制 ④公民应该通过合法渠道行使监督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邹忌以自己所受的“蒙蔽”类推出齐王也受到“蒙蔽”,其合理的哲学思维是( )
A.个性之中总是包含着共性 B.同一之中总是包含着对立
C.前进之中总是包含着曲折 D.区别之中总是包含着联系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呼吁参会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这表明(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④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