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新文化必然战胜和取代传统文化 ②文化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推陈出新
③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只有几百年就消失了 ④文化的发展存在着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
A.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首要标志 B.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展现
某校通过举办“花开的声音”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④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这是因为
A.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要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共同点在于
A.前者拒绝创新,后者拒绝交流
B.前者拒绝交流,后者拒绝创新
C.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不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