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以上观点共同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
B.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从质变开始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D.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在《慕贤》中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据此回答问题。
1.这一观点( )
①肯定了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
②否定了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③肯定了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④肯定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与上述观点寓意相同的是( )
①强将手下无弱兵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性相近,习相远
④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⑥名师出高徒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历次重要大会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平与效率范畴无论在外延还是内涵上都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发展。
对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环境、劳动报酬、居住环境以及就学等问题依然是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4分)
(2) 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公民如何负责任行使监督权利?(4分)
(3) 谈谈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利?(4分)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历时两年多。 在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起草阶段,发展改革委委托和选聘了70多个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对40多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调查,深入各地群众。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关部门于2009年底形成了“十二五”规划基本的思路。此后,有关部门尊重经济规律对拟议中的《纲要》主要指标进行测算,对支撑“十二五”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作了系统安排,既注意中央的统一又注意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于2010年8月底形成了纲要(草案)的框架。2011年 3月1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请问:“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请回答:青少年学生在文化生活中要如何选择?4分
温家宝强调,越是在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越是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越是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越是要加强决策的民主监督,做到依法行政,以保证“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真正得到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请回答(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4分
(2)怎么做到依法行政?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