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④“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着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习俗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表明
A.人们对“美人鱼”认识的差异性,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B.人们心中的“美人鱼”形象以“美人鱼”雕像为基础
C.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D.安徒生心中的“美人鱼”是其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
2.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对“美人鱼”的认识是对现实存在的美人鱼的反映
B.“美人鱼”雕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 童话中的“美人鱼”体现了安徒生主观能动性的随意发挥
D.人们心中的“美人鱼”是一个感性形象,它只是感性认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
①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③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④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趋势被称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它表明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逐渐被弱化
B.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被取代
C.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都将绝对减少
D.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将逐步增强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依法签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