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事业,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1)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10分)
(2)某中学组织开展“参与,让世界更美好——志愿者服装样式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同学认为应突出美观,有些同学则强调实用。如果由你设计,你会突出美观还是强调实用?请说明理论依据。(5分)
“和自然共存”当然是人类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但在这个最高境界到达之前人类和自然间的摩擦也是个无限的过程。
日本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国,尤其是是地震。日本人在不断和自然灾害的斗争的过程中形成有关防灾救灾方面的一套比较健全的做法和机制,
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提出了一个“不让阪神大震灾的教训风化”的口号,各地都在研究阪神大震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教训,找出解决的方法并且做了相当多的工作。
但是新情况是永远出现的,现有的解决方案永远不能满足将要出现的事件。这次日本地震的震级虽然高达九级,是日本在开始地震观测之后最大震级的地震,但比地震造成更大伤亡和损失却是地震诱发的海啸,在这种最高达七米多的海啸面前,原来所想定的对应措施完全失去了效用。
海啸造成了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县所拥有的两座核电站所发生的问题更令人不安。核电站要求的几乎是“绝对安全”,应该说地震国家日本在设计核电站的时候对安全性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次地震对核电站本身并没有造成物理性的损害就是例证,但是日本人对于核电站安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物理性上,却没有注意到地震会破坏电网,受到地震后自动停机的核电站没有了电源从而无法操纵和控制反应堆,无法冷却从而造成了反应堆融芯的大事故,到现在核电站还没有完全受控。
这次日本地震起码给人们提出了核电站和海啸这两个严肃的课题,如何解决这些课题考验着人们。
(1)结合日本抗震救灾的分析,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15分)
(2)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说明人们有能力战胜地震灾害的理论依据。(10分)
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高度关注民生,提出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某地政府理顺收入分配,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矛盾分析法,请根据示例对其进行概括。(12分)
案例 |
矛盾分析法 |
(示例)市场要讲究效率,政府要强调公平,前者可以有效地创造财富,后者可以更好地实现稳定,推进公平正义要把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起来。 |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全面看待和处理矛盾双方的关系,要防止片面性 |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各种矛盾是客观事实,也是合乎规律的现象。必须特别注重理顺收入与分配的各种矛盾关系。 |
|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存在的突出矛盾。政府必须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着手解决户口、农民工待遇等问题。 |
|
针对城乡差距问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鲁藜的这首《泥土》蕴含的哲理是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D.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评价也不同
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
A.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