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我国有13亿人口,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占有耕地、...

材料一:我国有13亿人口,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煤、铁矿石、铜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2%、25%、16.5%、11%、4.5%、79%、42%、18%。我国资源利用率低,过量消耗资源,万元GDP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

我国过量消耗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大气质量符合一级标准城市不足1%;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占40.9%;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荒漠化土地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⑴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6分)

⑵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根据。(10分)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目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三者相协调。(4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解决这一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和根本出路。(3分)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处理中西方艺术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摆正两者的位置。立足国情,中西结合,以中为主。这体现了

①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②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  ③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④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08年9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汶川映秀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同时也孕育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自然界是客观的

C.意识能够反作用物质        D.意识有时也起决定作用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是一个严重依赖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矿难频发的国家。我国的煤炭高瓦斯矿井多,瓦斯爆炸给我国煤炭行业和矿工生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瓦斯的另一个名字叫煤层气,它又是一种清洁能源,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煤层气,既可缓解能源紧张,又有利于煤矿安全,还可保护环境,可谓一举三得。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D.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查看答案

有一只茶杯装有半杯水。悲观主义者说:“才剩半杯水。”乐观主义者说:“还有半杯水呢!”上述材料说明

A.真理和谬误有时是难以判定的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人生观的影响

C.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查看答案

一位领导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应该有“两情”: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激情;要通过“两情”转变“两风”:领导作风、部门作风,完成问题

1.对人民要有感情,这就要求我们

①树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  ②价值观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站在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④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培养起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把责任心落实到具体岗位上,体现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细节中,领导干部的作风、机关部门的行风就会好起来并起表率作用。这说明

A.价值观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变成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B.只要树立科学价值观,就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C.科学的价值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

D.只要有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就能做好各项工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