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的,自然界生产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黄"化:荒漠化-----生产资源枯竭——贫困化是一种循环,"绿"化:环境美化——生态资源富足----——小康化也是一种循环。 (1)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两种不同循环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时间顺序发展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2)针对材料中发展观的认识演化过程,有人说:“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12分)
温家宝总理在与同济大学学生交谈时指出:“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总理希望大学生们“仰望天空”,做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仰望天空”的哲学寓意是。
①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促进作用 ②崇高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③脚踏实地才能把美好愿望变成现实 ④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淡忘一生波折,满载爱国情谊,献身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老人叶如陵愿做祖国和人民一辈子的志愿者,30年如一日援藏行医;“傻子”郭明义数十年做“小事”、做好事,感动中国……。这些共产党人的选择说明
A.不同人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追求不同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C.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
D.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追求
2009年12月5-7日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
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阐述了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具体部署了2010年经济工作。要实现201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这是因为
A.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要求
B.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变化
C.社会意识必须与社会存在同步发展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010年,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网络热词的出现,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这表明
A.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B.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不同
C.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