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潜移默化的 B.深远持久的 C.积极向上的 D.只存在于精神领域
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语言、文字
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6美元/件的价格出售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2元/件。如果该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20%,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6。8元,则该企业再出售100万件某商品时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
A.3080元 |
B.3120元 |
C.2200元 |
D.2064元 |
中部地区在我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洪武时期湖北地区移民的迁入迁出分布示意图
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认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首先“填”的都是平原及丘陵区,而“湖广填四川”几乎是与“江西填湖广”同时发生的。
……江西在元末属于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即使在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其残余势力仍然对明政权构成威胁。因此,江西地区长期遭受着明朝统治者的“重赋”待遇。
材料二 ……过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头甚至更多,我们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我们已经有22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随着我们国家最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们又看到了中国部地区加快复兴的前景……回往过去30年……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资源都在流明。……打开国门之后,资本、技术、投资、贸易机会、人才各种要素向哪里转移?中国的沿海区域,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环渤海。我们今天中国沿海城市看到了和世界一流城市差不多的场景。过去五年一个非常清晰的现象是若干资源要素开始向中国内陆转移。画一路线图的话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地区……
——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商业文明与城市变迁》(2009年12月6日)
材料三 多年来,中部成为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支持的边缘化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2001年,全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首次出现东快、西次、中部居后的局面,中部塌陷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针对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1)请结合材料三,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你对国务院采取措施促进中部崛起的认识。(12分)
(2)中部崛起,政策支持不可或缺,但发展关键还得靠自己。试说明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8分)
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国务院及时组建甲流联防联控工作组,建立了疫情直报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政府有关部门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制定了“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及时落实各项防疫抗疫措施,拨出相当经费迅速研制疫苗。对甲流重症救治,其费用纳入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支付框架中去。确实有困难的,政府则通过大病救助的制度给予补偿。
(1)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出我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12分)
材料二 某药业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9月4日,该公司注册申请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获得通过,标志着全球首家能够用于3岁以上人群接种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该公司抱着心怀人民健康的理念,稳健管理,规范运用,依靠科技,坚持不懈地研发和生产安全、高效、可靠的制品,不断占领市场。
(2)假如你是某企业老总,你能从该公司的成功中得到哪些启示?(8分)
材料三 随着天气转冷,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上升趋势进一步呈现。据卫生部通报,截止到2009年11月15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6916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死亡53例。同时,卫生部专家表示,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公众不必过于惊慌。
(3)从唯物论角度谈谈你对专家的言论的认识。(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