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树挪死,人挪活。”当今却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把长在乡村的大树、古树连根刨起,移栽到城里。这一“大树进城”的“创意”实在不是什么高招,而是一个损招。可见( )
A.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 B.创新必须立足自己掌握的实际情况
C.我们做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正确解决问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是闻说有沉沦。”据此回答21~22题。
1.这首唐诗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A.矛盾双方的对立性是绝对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所蕴涵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A.因地制宜 B.画龙点睛 C.循序渐进 D. 居安思危
我国原生的龙的形象是由远古的图腾崇拜演变而来。据民俗学家研究,它的原本形象是一个强大部落所崇拜的蛇,后来随着这个部落逐渐征服吞并了其他的部落,陆续把其他部落的图腾形象的一部分,如鱼的尾巴、鹿的角等等也加入到本部落蛇的形象之中,到了最后,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龙的形象。这表明( )
①想象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不遵循认识规律 ②想象是不依赖于事实的主观创造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④想象具有主观创造性和自觉能动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碘是一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全民食盐加碘”造成补碘过量,有关专家的这种质疑,曾引起我国民众的广泛关注。卫生部对此作出回应,从2010年起将依据“科学补碘,分类指导”的原则供应碘盐,这一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
A.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处于不同的地位 D.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各参研参试单位坚持把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紧紧围绕飞行产品的总装测试、系统间联试、任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周密计划、科学实施,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了神七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有序展开、扎实推进。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
①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办事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协调整体与局部实现系统优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