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在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中国画的艺术创造既具有中国独有的意象建构与表达方式,又蕴含独有的中国智慧与哲理。右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面是两只鸡雏的“今日相争”,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对该画意象的认识准确的是
①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和主观想象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深遂隽永,耐人寻味。他曾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并努力实践这一原则。他的作品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修饰性从句,避免代替读者作判断、下结论,而只是用准确生动的名词与动词描绘场景和讲述故事,将“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传达给读者,剩下的“八分之七”则需要读者再思考。对“冰山原则”下列见解正确的是
①文学创作应尊重读者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理解和丰富作品
②文学作品应避免传达自己的价值信念和用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影响读者
③读者阅读过程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真实还原作品中的场景与故事的过程
④读者阅读过程应是积极调动自身主观因素与作品形成个性化契合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共同展望城市美好的未来。回答12~13题。
1.上海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提倡“人、城、自然”三者共存。这些理念反映了人类活动是
①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追求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②以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价值观为根本目的
③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发挥人的本质能力,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次精彩对话,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这体现了
①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
④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年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国家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B.创新产业形态,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C.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D.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建立起“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路子和“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即由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权集中起来,请有实力的种植公司来盘活土地,农民则以土地“入股分红”并进入种植公司务工,实行土地股份合作有利于
①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②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③实现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
④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收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