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加强...

材料一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 有人认为,我国之所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因为: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利于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利于克服平均主义。

⑴结合材料一,说明目前我国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6分)

⑵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对上述观点的认识。(6分)

 

(1)①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自标;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③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每点2分,共6分) ⑵①按劳分配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能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保证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公平的要求;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了体现了效率的要求。由于人们劳动能力、贡献的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收入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分)②按生产要素分配可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效率的要求;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益分配过程中要遵守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原则,这又体现了公平要求。(2分)③把二者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先富帮后富,后富促先富,实现共同富裕。把他们割裂开来是错误的。(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6 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⑴经济发展和财政的关系是怎样的?(4分)

⑵“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有人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查看答案

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其中安排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直补资金125亿元。这里的粮食直补资金125亿元是(   )                                            

A.社会保障支出

B.科、教、文、卫方面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

 

查看答案

2007年3月在第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财政部发布的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报告中指出:全国财政收入2006年达3.93亿元(不含债务收入),全国财政支出4.02亿元。这种财政收支情况                    (   )

A.属于财政收支的最理想状态

B.属于财政赤字

C.会使债务增加并带来债务危机

D.会造成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导致严重通货膨胀

 

查看答案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成员在收入方面的差距拉大,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下面对“效率与公平”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

B.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

C.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查看答案

退休职工老张富有管理企业的经验,被某民营企业以年薪12万元聘用为该企业的业务主管。老张的这12万元收入属于(   )                                                                                              

A.个人劳动所得

B.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管理要素分配

D.按资金要素分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