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从哲学角度来看,这警示我们
A.要注意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D.要懂得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是当年温州人闯市场的生动写照,也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四千精神”提醒我们
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B.要看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要做好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 D.要认识到意识对改造世界的决定作用
3G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它以手机语音功能之外的无线上网、手机电视等数据功能为特色。按3G标准生产的手机问世后,人们可以购机享受视频通话、网络游戏、移动电邮、移动搜索等业务。这说明
A.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
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发生变化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事物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10几次。回答15—16题。
1.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但基础产业较薄弱,科教事业较落后。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建立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项目,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该地区的做法,符合的哲理是
A.实践具有社会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物质决定意识 D.认识具有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