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

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废物再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说明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②要禁止超前消费,防止消费升级

    ③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④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某同学家住宝钞胡同。他的一位邻居爱好收藏,家里有这样四件藏品。(注:钱范是铸造金属货币的范模)。回答1-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所学知识,该同学可以判断,在这四件藏品中属于货币的有

    A. ①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该同学的这位邻居认为,从长期来看,收藏品的价格是上涨的,这与一般商品价格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是不同的。他问该同学这是为什么,该同学应阐明这样一种逻辑关系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般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一般商品的价格降低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般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一般商品的价格降低

    ③收藏品不可能再进行生产→收藏品越来越供不应求→收藏品的价格提高

    ④个别劳动时间缩短→收藏品的价值量增加→收藏品的价格提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该同学的邻居说,有一个“矿老板”正在打听宝钞胡同有没有四合院卖,说宝钞胡同是一块“旺地”,投资这里的房产肯定能发财;还声称房价多贵他都买得起,“有钱能使鬼推磨”。该同学对这个想买房的“矿老板”没有好感。他想,对待金钱的态度应该是

    A. 拼命赚钱和拼命攒钱,让金钱作自已的奴隶

    B. 把“孔方兄”看作是肮脏的东西,视金钱为粪土

    C. 既要顶礼膜拜金钱,又要看重人间道义

    D.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查看答案

(14分)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预测和应对经济问题。在经济生活中,企业与家庭之间的经济关系如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信息解读】

   (1)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图中所示的经济关系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启示?(6分)

   【分析预测】

    “近年来,中国家庭对教育的开支不断增加,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大概50%的家庭打算继续增加教育支出。”(摘自某市场调查公司的报告)

   (2)基于上图所示的经济关系,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家庭增加教育支出将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8分)

 

查看答案

(14分)2011年10月31日,第70亿个人类居民降临地球。

“70亿”的地球是个有些沉重的话题。曾几何时,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从家庭到国家,都渴望着人口的增加,认为人就意味着生存力、发展力。今天世界70亿人口压力的大背景下,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体系负担重、经济增长乏力;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不堪重负。

(1)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请运用矛盾特殊性的观点,说明你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认识。(7分)

(2)从“生存力、发展力”到“地球的压力”,人们对人口增长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人类对人口增长的认识错了吗?请运用真理的知识加以分析。(7分)

 

查看答案

(9分)博物馆是我们分享群体记忆的地方。

   【点击首博】

    同学们点击首都博物馆的网站,看到了很多展览信息:(见下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丰富的展览内容,反映了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请写出该方针的具体内容。(1分)

   【走进首博】

    走进首都博物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中秋节拜“兔儿爷”、冬至日的“九九消寒图”、过小年“糖瓜祭灶”……,大家赞叹之余,也不禁惋惜传统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消逝。有同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应当把这些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请说明理由。(8分)

 

查看答案

(9分)我们每天接触的媒体中,有很多政治活动的消息。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请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中的哪些监督方式。  (3分)

材料二:随着“三公”经费公开的部门数目不断增加,也听到了公众各种各样的质疑:

    “公开的数据可信吗?是不是真的?”

    “一些数据是‘雾里看花’,没有项目的细化,根本看不懂!”

    “各部门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有没有准儿呀”……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公众的质疑。(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