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张先《木兰花》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
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
① 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 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 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 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 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 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
① 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联系
② 善于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 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 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C.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D.天时人事目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强调(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