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10月28日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社会保险法自2007年12月第一次审议,到通过,差不多审议了3年的时间,共审议了4次。一般的法律案审议3次,这部法律案审议了三年四次,可以看出社会对这部法的关注,而且也可以看出来,这部法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涉及的制度特别复杂。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第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次审议的时候,应该说法律草案规定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这三年的过程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公民、企业和政府社会保险意识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三年四次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是如何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10分)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1世纪,“和”的价值取向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这是因为它
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②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唯一因素
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④能够为人的行为提供价值支撑和道德规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从“部分先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可以看到我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轨迹。这说明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③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句出自广州亚运志愿者的口号深深感动着广大市民群众的心。“被需要是一种幸福”体现的人生价值观道理有
①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③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个人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不同时代,人类面临不同问题,需要普及不同的理念。旨在“教育大众”的世博会自诞生以来,其主题就如同“晴雨表”和“风向标”,反映出不同时代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的轮转更替。这表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从各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国家,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都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问题。这段话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特点
③矛盾特殊性包含着矛盾普遍性
④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