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在节俗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较早地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这一现象说明 ( )
①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 传统文化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不应干预 ④ 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③ ④
“我很喜欢穿藏装,因为它有着一种古典魅力。但我平日工作非常忙碌,穿藏装的繁琐程序让我不得不放弃它。”2010年藏历新年次旺卓玛买了一套被“革新”了的藏袍,这种藏袍的“革新”体现在穿起来就像穿裙子一样方便,完全符合年轻女性的审美追求。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 )
① 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② 以追求经济价值作为主要目标
③ 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④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④
范曾是我国当代国画画家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2011年2月3日闭幕的“范曾新春书画展”后,范曾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文化的发展振兴,首先要继承中华文化精华的部分,使之充分发展,不断创新,这样我们才有一个健康的文化振兴。这说明文化的健康发展 ( )
① 离不开社会实践 ② 不能失去文化的民族根基
③ 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④ 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国共创作动画片322部17万分钟,比2009年增长了31%,网络游戏行业产值达到285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23.5%。这说明 (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③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不断提高 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油画《父亲》(见图)是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震颤人的心灵,令人难忘。在大巴山的乡村,作者罗中立曾长久生活在“父亲”身边,闻着老人的烟味,听着老人的故事。正是作者丰厚的生活经验成就了《父亲》深刻的艺术性。这启示我们 ( )
A.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文化创新源自艺术家的艺术天分
C.有价值的文化创作离不开社会实践
D.文化创新取决于艺术家的执著努力和勤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提倡。但古代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图”中的“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这些具体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对待传统文化一定要 ( )
①取其精华 ②去其糟粕 ③批判继承 ④古为今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