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这表明 ( )
① 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②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 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2010年春,“G族”异军突起。G族,泛指3G时代常使用手机上网、阅读、音乐视频等功能的人群。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手机网等,都通过手机网络,实现了中国两会传播的全球落地。这表明( )
① 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② 大众传媒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③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 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 ② ③ B.① ② C.③ ④ D.① ③ ④
目前,我国有38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遗产 ( )
① 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 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 主要被用来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③ D.① ④
2010年4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成语典故》第二组特种邮票。这套邮票以励志为主题,全套4枚,图案分别为愚公移山、卧薪尝胆、毛遂自荐、闻鸡起舞。成语典故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这种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成语典故的邮票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喜爱并收藏。上述材料说明 ( )
① 传统文化带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② 传统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③ 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④ 传统文化具有固定性
A.① ③ B.① ③ ④ C.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清明节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在节俗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较早地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这一现象说明 ( )
①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 传统文化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不应干预 ④ 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③ ④
“我很喜欢穿藏装,因为它有着一种古典魅力。但我平日工作非常忙碌,穿藏装的繁琐程序让我不得不放弃它。”2010年藏历新年次旺卓玛买了一套被“革新”了的藏袍,这种藏袍的“革新”体现在穿起来就像穿裙子一样方便,完全符合年轻女性的审美追求。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 )
① 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② 以追求经济价值作为主要目标
③ 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④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