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候鸟般往返城乡之间的打工者来说,赚钱养家是当初最朴实的想法,随着岁月的推移“打工族”中的部分人视野日渐开阔学到了一技之长,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初衷自然发生变化,有的在城里扎了根当上老板,有的“凤还巢”回乡创业,再求发展,这主要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离不开认识的指导 |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一位长者告诫年轻人:“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书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在表明 ( )
A.从书本出发和从实际出发要结合起来 |
B.学习第一,实践第二 |
C.书本知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D.健全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5.12"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原因是 ( )
A.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
B.有些自然规律地无法掌握的 |
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要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
D.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
材料一: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特殊意义。
材料二:当《哈利·波特》、《追风筝的人》等海外图书风靡中国的时候,中国图书的海外之行却步履维艰。被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海外营销图书《狼图腾》,其英文版权仅仅卖了10万美元;中国创造销售奇迹的《于丹〈论语心得〉》在海外同样遭遇滑铁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图书历史题材多、当代题材少,缺乏优秀的原创作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2分)
小李考进某大学学习设计专业后,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一方面基础知识扎实、能吃苦耐劳,另一方面缺少社会经验、家境贫困。据此,他制定了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既能解决学习生活费用,又为将来就业积累经验。一家以生产出口文化产品的企业征集改良产品的“金点子”,小李经过调查研究,为该企业提供了以下建议:一是在产品中注入中国文化元素;二是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使产品适应进口国民族的传统习俗;三是通过互联网宣传产品。小李的建议为这家出口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也因此获得了丰厚报酬。
请分析小李的“金点子”的文化内涵。(12分)
材料一 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国学也穿上“现代时装”,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平国学,推动国学发展,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7月22日是“老西藏精神”提出20周年纪念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卓著,真实记载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记载了西藏军民共铸“老西藏精神”的英雄壮举。“老西藏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驻藏部队戍边卫国、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知识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