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经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 )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C、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D、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关于地震发生人类能否准确预测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据此回答16—18题
1.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他建议,“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应该强化地震预测工作。关于地震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做到预测地震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可变的联系,人能正确认识规律
C、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能够在未来做到预测地震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人类会做到科学预测地震
2.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 )
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
C、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
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关于地震的原因,有人说是苍天对人类的报复。这种观点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深遂隽永,耐人寻味。他曾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并努力实践这一原则。他的作品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修饰性从句,避免代替读者作判断、下结论,而只是用准确生动的名词与动词描绘场景和讲述故事,将“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传达给读者,剩下的“八分之七”则需要读者再思考。对“冰山原则”下列见解正确的是( )
①文学创作应尊重读者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理解和丰富作品
②文学作品应避免传达自己的价值信念和用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影响读者
③读者阅读过程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真实还原作品中的场景与故事的过程
④读者阅读过程应是积极调动自身主观因素与作品形成个性化契合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
据此回答13~14题。
1.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表明( )
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2.“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哲学寓意是 ( )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
A真理是有条件的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C 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
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魔术师刘谦的表演受到观众的热捧。魔术表演以一种奇妙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
C.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不存在的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