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7月27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中美官员致词时妙语连珠,谚语、俗语、流行语言信手拈来,奥巴马在最后致词中援引了《孟子·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
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 |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应该( )
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②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在实践中否认和推翻真理 ④在实践中改变和动摇真理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44年前《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所以有这一变化,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 )
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
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 |
C.客观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
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
“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
B.唯心主义的新表现 |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 |
就其根源来讲,意识是( )
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 |
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 |
C.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 |
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