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文化强省的跨越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是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文化人”是文化的最高境界。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 ( )
A.最大限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B.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
C.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提升文化竞争力
该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③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生活中不少人有“提笔忘字”的感受。调查显示:年青一代受访者中相当大一部分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我们正在成为打字时代的“新文盲”,传承数千年的汉字书写传统正在遭遇危机。救赎汉字,是当代人的使命。这是因为( )
A.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B.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C.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汉字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全部成果
歌手龚琳娜演唱的神曲《忐忑》,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突破传统的民歌唱法,获得广泛好评。这说明 ( )
A.科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创作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 D.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族, “悖悖”、“萨其马”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音的谐音。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进程
②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③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